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1-4~1-6

1-4
volcanic 有火山的
pollutants 汙染物
point 點狀
smokestack 煙囪

drainpipe 排水管
exhaust 排出
pipe 煙斗
dispersed 被驅散的
pesticides 農藥
blown 吹成的
runoff 決賽
fertilizers 肥田粉
lawns 草田
nuisances 麻煩事
mill 製造廠
diluting 稀釋
primarily 首先
temporary 暫時的
bandage 繃帶
corresponding 符合的
improvements 增進
catalytic 催化劑
converters 轉化爐
approach 接近
dump 傾倒
buried 埋葬的
ash 灰
seepage 滲流
economists 經濟學者
1-5
shrink 收縮
rangeland 牧場
glacier 冰河
collapsing 倒塌
coral 珊瑚
reef 礁
refugees 流亡者
examine 檢查
equivalent相等的
desperate 危急的
dung 糞肥
haul 托
livestock 家畜
reverse 相反的
severe 嚴重的
consequently 結果
desperately 絕望地
prematurely 過早地
malnutrition 營養失調
weaken 減少
diarrhea 腹瀉
measles 麻疹
adequate 適當的
sanitation 公共衛生
facilities 能力
decent 還不錯的
ditches 水道
feces 排泄物
respiratory 呼吸的
vented 出口
stoves 火爐
loaded 裝載
jet 噴射機

affluence 流入
advertising 做廣告

tractor牽引機
trailer拖車
incidence影響
threatening險惡的
timber木材
voluntarily志願地
assess支付
evaluate對...評價
scarcity缺乏
assumptions假定
obligation義務
inherited繼承
entitled給...權力
hazards危險
regardless不注意的
ingenuity精巧
stewardship管理工作
openness空曠
proponents提議人
legitimate合法的
rated定價格的
consensus輿論
emission放射
diesel柴油引擎
launched發射
blocked被封鎖的
incinerator焚化爐
federal聯邦的
renovating更新
aquarium水族館
revision修訂
blighted毀壞
retail零售
grassroots基層的
anthropologist人類學者
1-6
biodiversity生物多樣性
immobilizing使不動
gloom黑暗
doom毀滅
vegetation植物
oval軟形的
arctic北極
tundra苔原
stalking盯梢他人
caribou北美馴鹿
array配置
curb約束
amplify放大
irreversible不可逆的
wipe擦

小節重點整理

在自然中的汙染可能來自像火山爆發、人類活動、燃燒煤和汽油,像這樣的汙染要清除,預防汙染勝於治療,因為它做起來容易又便宜。專家定義了導致環境問題的五大因素,人口數的增加、不永續的資源使用、貧窮、市場價格排除環境成本、以不足夠的知識去管理環境,每一項的因素都是我們要努力克服的。人們擁有不同的環境觀,在對錯之間可能會有衝突,所以也在環境問題扮演重要角色。地球環境不停的變遷,生物要如何生存和適應,科學家提出四個原則,依賴太陽能、生物多樣性、人口數的控制、營養循環,有了這幾個原則,將給我們好的生活型態。

摘要補充

環境問題是民生問題

民生問題,簡單地說,就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也是他們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民生問題關乎社會治亂和政權興亡。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環環相扣。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累積和愈發嚴重,環境問題會快速浮出水面,成為時下以及今後10年中國最嚴重的民生問題。

民生問題有顯性和隱性兩種,它們會依據一定的條件和時機互相轉化。顯性民生問題處理好了,或消亡,或弱化,或隱性,皆有可能;如果任憑隱性民生問題發展,假以時日,隱性民生問題便會孕育成顯性民生問題。環境問題便是具有隱性特點的民生問題,如果不加以高度重視,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顯性爆發,並加劇幾乎所有當前顯性民生問題的表現力度和爆發程度。

環境問題是伴隨人類文明特別是工業化進程而出現的危害人類的21世紀最大的問題,具有公地性、後顯性或隔代顯現性、全球波及性、吞噬性、疊加性、全面影響性和時空密集性等特點。公地性使得環境破壞容易究責難,法不及眾罰及眾;後顯性或隔代顯現性使得人類有理由麻木,有理由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顧子孫後代;全球波及性是指環境問題的危害不局限于一個地區,就像颱風一樣,所到之處無一倖免,但颱風畢竟有時段性,而環境問題可以迴圈危害,如果不加以控制、處理,便有始無終;吞噬性使得環境問題會顛覆或吞噬別的民生問題解決成果;疊加性是指環境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累積加重,而不會如颱風那樣即便不處理也會自然消亡;全面影響性是指環境問題會對人類生命生活產生全面的影響;時空密集性是指環境問題會對人類從體內到體外等點線面所有活動空間產生影響,乃至大氣層以下其危害無處不在,其危害無時不有。

人類的先哲們早已對環境問題有深刻的認識,以環境問題是民生問題的認知促進制度與機制的建設與創新,提升中國環保的根本品質、政黨的執政意識、政府的決策思維,形成政府各部門的環保合力,從而大大加強廣大公務人員的環保執行力,在當下中國極具意義,深有裨益。

環境問題是民生問題,而且是今後10年重大民生問題,那麼從現在起,中央政府務必把環保作為考核地方黨政官員的重要指標,各級地方政府務必把環境問題的解決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而老百姓務必把解決環境問題作為評判各級地方官員任上政績的重要依據,並做自覺的環保人,中央、地方、百姓的環保角色擔當和作用發揮構成中國環保的金字塔,三個“務必”就是環保金字塔的鋼架鐵梁,而對環境問題的正確認知便是環保金字塔的黏結劑。中央決策、地方執行、百姓參與,沒有什麼環境問題解決不了的。認知了,就會有意識;意識了,就會有行動;行動了,就會有結果。

來源http://big5.lrn.cn/economic/environmenteco/200802/t20080202_195589.htm

















沒有留言: